塑像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日月潭旁,圖中可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松木幹一郎的胸像與其基座。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於日治時期大正8年(1919)成立後,開始推動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計畫。施工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關東大地震等因素,造成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資金短缺,大正12年(1923)將水力發電計畫停工。日治時期昭和4年(1929)日本帝國議會通過日月潭工程再興案,同年12月23日松木幹一郎就任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他與臺灣總督府共同解決經費問題,日月潭工程得以復工。
松木幹一郎生於日治時期明治4年(1871),東京帝國大學法學科畢業,曾任廣島橫濱局長、鐵道院參事、東京市電氣局第一任局長及帝都復興院副總裁。松木幹一郎擔任社長期間,陸續完成日月潭第一發電所、日月潭第二發電所及北部火力發電所,其致力於發展臺灣基礎電力建設,被尊為「臺灣電力之父」。
日月潭引水工程的完工有賴於松木幹一郎的經營,為紀念他的貢獻,昭和15年(1940)日人在日月潭取水塔畔塑立塑像及碑文,然而因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物資匱乏,昭和18年(1943)胸像被拆除作為戰爭物資之用,而基座則保持超過一甲子。臺灣電力公司退休員工林炳炎研究臺灣電力史,前往日本參訪後發現松木幹一郎對臺灣的貢獻,1997年林炳炎興起為其重塑胸像的想法,向奇美文化基金會尋求幫助。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認為,松木社長奠定的臺灣電力基礎,正是他創辦奇美實業的助力,願意捐贈10萬元新臺幣重塑胸像。
2010年3月9日,松木幹一郎的胸像重回日月潭,塑像面向拉魯島(lalu)上的玉島神社,該神社正是當年松木社長為保護日月潭水力發電所而設置,彷彿松木幹一郎至今仍不斷向神靈祈禱,希望日月潭發電設備能平安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