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原文:
土當歸(どたうき)はなうど
江戶芝增上寺山中はあるのみ增上寺白芷と呼ぶ又飛鳥山下陰濕の地々多く宿根より生まれ五月花あり白色形獨活は似つく茎中空虛にして毛茸多く條理あり臭氣多くての集解にてハ考べる說なれども本草原始は土當歸深類獨活徂肉白聞レ之臭氣薰人賣者假充ニ獨活一という是也
學名:Heracleum lanatnm Michx.
科名:繖形科 Umbelliferae
別名:はなうど(hanaudo)、增上寺白芷、やぶ うど(yabuudo)、さがうど(sagaudo)、くはずうど(kuhazuudo)
圖譜說明中譯:
產於江戶芝增上寺山中(註1),故又稱「增上寺白芷」,另在飛鳥山下陰溼之地亦有生長。從宿根(註2)發芽,五月開白色花,花形似獨活(植物名),莖中空,多茸毛且有條紋,臭氣重。集解考(註3)云:『本草原始記載:「土當歸,深類,獨活,肉白聞之臭氣薰人,賣者假充獨活」』。(頁十八後頁、頁十九前頁)
註:
註1:江戶芝增上寺: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芝公園淨土宗寺院。
註2:宿根:植物在冬季時,地上莖葉部分枯萎,但是地下根系仍存活,於第二年春季可重新發芽生長,故名「宿根」。
註3:《集解》考:集解為匯集諸家對同一典籍內容之解釋,以助讀者理解。「考」為考究之意。
圖譜介紹:
《本草圖譜》為日本本草學家岩崎常正於1828年所編著,共96卷,第一至四卷書已失,流傳的版本多始於第五卷。岩崎常正,字灌園,生於1786年,卒於1842年。師於植物學家小野蘭山門下學習草藥學,為撰寫此書,曾周遊各地,甚至親自至山野考察採集藥草植物,並參考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分類及編目,加以編排,每幅植物圖據實物描繪,在圖片空白處詳細註明其名稱、生態及藥效功能,再以精細木刻五彩套版印刷而成,此套書籍內容記載超過1949種,瑰麗華美,細膩精緻,實具極高之藝術價值,除補闕《本草綱目》略圖之憾外,更為研究植物草藥學不可或缺之書籍。
參考書目:
《本草圖譜》、〈本草圖譜ノ著者ニ就テ〉《植物學雜誌》、〈從《本草圖譜》看中日本草文化交流與變異現象〉
日文辨讀:林玟君
翻譯:李翊媗
審訂:陳建文
來源頁面:
本草圖譜 3 卷 山草部 圖譜 第十八頁(後頁)
本草圖譜 3 卷 山草部 圖譜 第十九頁(前頁)
技法:刷版套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