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張照片為民國46年(1957)時所拍攝之玉里春日國小畢業前之生活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剛接收臺灣的初期,因經歷過戰爭導致全臺各方百業蕭條。鄉村地區的學校比起城鎮地區教室數量較少,大多皆以當地的茅屋作為教室,育樂設施除了單桿與鞦韆以外,學生們的課餘時間大多只能玩躲避球與踢毽子,因此照片中之木製溜滑梯在當時是十分少見的遊樂設施,導師在畢業前夕特別與學生留影紀念。春日國小創立於民國27年(1938)4月,因鑒於本區兒童上學路途遙遠而建,原名「觀山公學校春日分校」。照片由黃忠勝提供。
此張照片為民國46年(1957)時所拍攝之玉里春日國小畢業前之生活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剛接收臺灣的初期,因經歷過戰爭導致全臺各方百業蕭條。鄉村地區的學校比起城鎮地區教室數量較少,大多皆以當地的茅屋作為教室,育樂設施除了單桿與鞦韆以外,學生們的課餘時間大多只能玩躲避球與踢毽子,因此照片中之木製溜滑梯在當時是十分少見的遊樂設施,導師在畢業前夕特別與學生留影紀念。春日國小創立於民國27年(1938)4月,因鑒於本區兒童上學路途遙遠而建,原名「觀山公學校春日分校」。照片由黃忠勝提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