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2年(民國41年)1月4日寫下的日記(校正後,該年1月4日應為星期五,書籍內容有誤),描述阿美族葬禮後進行巡訪禮的習俗,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97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一月四日/星期四 天氣:晴
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媽媽說今天從北部來的親戚要一起巡迴各家戶喝酒,所以一定會來我們這一家。早餐後,練習彈奏吉他等樂器,到了中午客人尚未來,等呀等的,覺得疲倦,不知不覺竟睡著了,被吳先生和鄭先生叫醒才醒來。鄭先生帶來煙斗,請我修一修煙管。那位叫Lafin的警備員,問我有沒有舊的手電筒,是不是在說謊?Mirikapay(註61)的親戚來到的時候,已經是黃昏了。」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黃貴潮的書寫對原住民文學與歷史的建構有一定的貢獻。「從某種角度來說, Lifok日記對抗了漢人對台灣的獨白史,不甘於被充滿權力意志的大歷史敘述所淹沒。蒐集、累積、整理、出版原住民這類殘存的材料,可以將台灣原住民介入書寫活動的歷史,至少往前推進五十年。這對我們建構原住民的文學和歷史,應當可以產生一定的貢獻。」
註61. Mirikapay:阿美族習俗。葬禮之後,遺族訪問亡者生前的親族及知己朋友,即是巡訪禮活動。這巡訪禮活動有二:一是葬禮後二、三天內在死者本部落內的巡訪禮,叫Mirakat。二是葬禮之後約一、二個月內本部落外的部落巡禮叫Mirikapay。這個活動由Faki帶領遺族去作巡訪禮,被訪問的家庭接待時供應檳榔、煙酒及餐食,以示慰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