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的日記(民國四十一年五月十一日/星期日)

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2年(民國41年)5月11日寫下的日記,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110-111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五月十一日/星期日 天氣:晴

  虱目魚苗的行情變成一尾二角。因為價格急速下滑,捕魚苗的村民處於混亂之中。仲介人很多,有的一尾喊五角,可是仍然沒有人賣。之後,知道價碼不能再往上提高,大家都失望了,舅舅就是其中之一。真無可奈何啊!買白米的錢都沒有的他,賣了約五、六百尾給吳先生,收了一百五十元現金。吳先生要在今天下午三時半,用卡車載約二、三萬尾魚苗到台南去。冒著挨媽媽罵的風險,從一百五十元中拿了二十元,偷偷地交給吳先生,請他到台南買一本《キンク》回來。

  啊!姊姊每天發牢騷。」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黃貴潮的書寫對原住民文學與歷史的建構有一定的貢獻。「從某種角度來說, Lifok日記對抗了漢人對台灣的獨白史,不甘於被充滿權力意志的大歷史敘述所淹沒。蒐集、累積、整理、出版原住民這類殘存的材料,可以將台灣原住民介入書寫活動的歷史,至少往前推進五十年。這對我們建構原住民的文學和歷史,應當可以產生一定的貢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葉淑綾計畫團隊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黃貴潮(Lifok Oteng)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2/05/11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