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廟建築常可以看到龍柱,一般說來清領時期的龍柱都是單龍,且大多是尾在上頭在下,龍身剛好盤繞柱子一圈,龍頭本朝下卻是昂起頭來,用爪子抓珠,舞爪張牙看來很生動,但少數也有頭上尾下的龍柱,有人稱之為「降龍」或「升龍」。楊英風所刻畫的龍柱推斷是清末或是日治時期的龍柱,蓋龍柱的細部雕刻線條細膩繁複,不似清中葉以前的單純。畫面中如實的呈現龍柱,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龍柱本身就是主角。作者以純熟的木刻技巧,刻畫出龍身由下而上,想要一飛沖天的氣勢。在龍柱的左下方刻有楊英風特有的類似ㄇ字形的簽名。此作曾刊於[鄉曲]創刊號,封面,1950年6月1日。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