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2年(民國41年)6月12日寫下的日記(校正後,該年6月12日應為星期四,手稿、書籍內容有誤),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116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六月十二日/星期五 天氣:雲午後雨
早上像神經質一樣,連做事的勇氣都沒有,像呆子一樣練習唱歌。
聽了Apiya君某一個故事……。
腳的患部稍好一點……。
『'A'oo,ok……』公雞報告黃昏來到。之後曾爺爺來注射。外面撒─ ─撒─ ─下雨的聲音……。
部落兩天前開始收割,累壞了的媽媽,發著ㄍㄨ……ㄍㄨ……鼻音睡著了。」
浦忠成在〈阿美族讀書人Lifok的生命與文藝〉(2006年出版,第25-26頁)一文中提到:「最令人感動的是Lifok在一九五一年三月五日寫下他第一頁的日記後,就不曾停止過。長達四十多年的日記與筆記,內容蘊藏他個人生活的經驗,也交織著宜灣部落歷史與文化的變遷。省視他的日記,早期以日文書寫較多,後來開始使用漢字,也有注音符號、羅馬拼音。有鉛筆、毛筆、鋼筆、原子筆之類,其內容有生活的細節,與人談話的紀錄,收支記帳,心情與感受,遊玩所見,部落故事,小抄或一段書籍的引述。…這些用盡心思的紀錄與收藏,清楚呈現Lifok生命的際遇與心靈世界,讓吾人得以見識一個卑微而執著的人如何穿越變動而弔詭的時代。體會原住民的長者過去在族群文化凋零的環境所遭受的顛沛流離。一九九六年,日本順益台灣原住民研究會出版《りボク日記》(黃貴潮原著,馬淵悟編),忠實地呈現Lifok之書寫記錄:山海文化雜誌社也於二〇〇〇年出版《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七二年第一集)》,由Lifok自己將日記翻譯成中文呈現,讓更多人有機會閱讀他的生活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