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的日記(民國四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星期二)

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2年(民國41年)7月29日寫下的日記,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 123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七月二十九日/星期二 天氣:暴風雨、浪高

  因颱風來襲,把門窗等關閉堅固,媽媽也取消到舅舅家水田的工作,禦防暴風雨侵襲,把家的周圍以及廚房用繩子和石頭綁緊牢固,阻擋風和雨進入。到了黃昏時風力更強,雨也下得很大。在黑暗的屋裡跟賴先生玩排五,雨從屋頂滴漏了下來。

  晚餐早早結束,時間尚早,被北邊牆壁下面的小溪流水撒撒聲吵得無法入眠。

  媽媽他們到河上游撿拾被洪水沖下來,漂流到岸邊的漂流木薪材等。」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黃貴潮的書寫對原住民文學與歷史的建構有一定的貢獻。「從某種角度來說, Lifok日記對抗了漢人對台灣的獨白史,不甘於被充滿權力意志的大歷史敘述所淹沒。蒐集、累積、整理、出版原住民這類殘存的材料,可以將台灣原住民介入書寫活動的歷史,至少往前推進五十年。這對我們建構原住民的文學和歷史,應當可以產生一定的貢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葉淑綾計畫團隊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黃貴潮(Lifok Oteng)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2/07/29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