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的日記(民國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星期四)

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3年(民國42年)5月21日寫下的日記,有別於之前多以日文書寫,今天的日記用羅馬拼音進行書寫,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135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校正後,該年5月21日應為星期四,書籍內容有誤): 

「五月二十一日/星期日 天氣:雲、晴

  最近她們兩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惡化了。媽媽不像媽媽,以為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姊姊也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對我來說兩人都不對,早晚吵架,使人討厭。不能走路的我,雖然不願意把耳朵借出去,無可奈何,除了表示沈默之外別無他法。今天為了這事而苦惱,午睡了片刻,夢見高山先生而醒來,真令人生氣。之後,李先生來了,解脫了苦悶的心情。」

鄭宇捷在〈阿美族的活字典—黃貴潮〉一文中提到:「《遲我十年》這本書便是黃貴潮臥病第7年開始寫的生活日記,當時只是因為閱讀了許多文學書籍而想自己動筆,小小Lifok拿著學校的作業簿就嘗試寫了一篇自己的生活紀錄。據他自述,首篇日記寫成之後欣喜若狂,『哇!成功啦,太好啦!』不敢相信自己有駕馭文字的能力,『每天一篇』的文字練習,加上求知若渴、愛字如癡,『只要有字的東西我都愛看!』是一個全然靠自己養成的天才型素人作家。」鄭宇捷強調「黃貴潮的友朋長輩也不斷供應心靈的糧食,就這樣把他栽培成一個全方位的知識分子,開展了以族語、日語、華語三種語境構築而成的智識世界。」作者總結道:「原住民族原本沒文字,他們寶貴的文學和生命哲學保留在生動的口傳歌謠、故事中,何其幸運的是,有當年小小Lifok這盞亮光,為使用日語、華語的異族人引領一條通往阿美族人的心靈之路,讓我們有機會互相了解、欣賞也彼此珍惜、尊重。」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葉淑綾計畫團隊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黃貴潮(Lifok Oteng)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3/05/21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