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的日記(民國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4年(民國43年)3月25日寫下的日記,描述當時族人和不同基督教派互動的過程,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153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三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於宜灣

  人生不可預測,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星期五的祈禱會,和家成君一起去,不知道意味著什麼呢?自己也無法相信。那天黃昏時,石坑村約有五十人的Cilangasan親戚來訪。晚上又是喝酒熱鬧了。

  星期天,把石坑客人送走之後,和在家吃晚飯的Fafakian Hatay為有關入基督教(長老會)的事情彼此辯論。

  昨晚據說天主教來宣教,一時成了話題。親戚們一致贊成信仰天主教(註88)。這樣子問題相當大。事情如何發展呢?」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7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黃貴潮的書寫對原住民文學與歷史的建構有一定的貢獻。「對沒有文字的原住民來說,任何隻字片語的記錄,都像發光的燭火,為我們照亮追溯祖先歷史的道路……」「Lifok的日記呈現一種內向敏感但又冷眼旁觀的敘述風格,任何數量和事件的細節他一個都不放過,極為精準。活動範圍被侷限,心思卻變得異常靈活,Lifok的日記讓我們看到傳統阿美族宜灣部落的文化、精神風貌。」

註88. 親戚們一致贊成信仰天主教:當時,在宜灣部落附近,天主教的傳教比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來得晚些。這次Cilangasan(黃氏族)宜灣和石坑的親族會議決議Cilangasan要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入教。其理由大約如下:

(1)天主教是由聖職神父負責管理的最大宗教團體組織。

(2)天主教不禁止祭祖信仰。

(3)天主教不禁止豐年祭活動。

(4)天主教不禁止檳榔、煙、酒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葉淑綾計畫團隊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黃貴潮(Lifok Oteng)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4/03/25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