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分的警察職員與家族合影

大分駐在所不論就建物規模或是人口數來說,都非常可觀。這張人數達30多位的警眷人員合照,並不代表大分警眷人口的全部。就《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的說法,大約有一百多人居住在該地,「東段首都」果然名不虛傳;然而,要在偏遠山林裡養活這麼多的人,民生物資的供給是很重要的。就民生用水來說,大分特別設有「水係專門」的警手,並需每日巡視或修復引水路;就食物供給來說,除了設有「酒保(警備職員的專屬食料雜貨商支店)」以供應米、鹽等民生物資,警察太太們也在自家耕種蔬菜,或在公共廚房──「豆腐小屋」烹飪。此外,每年還會透過11月3日當天舉行的運動會來獵捕山豬,當作平時蛋、魚以外的蛋白質來源。根據日警遺族稻垣氏的口述,每年運動會當天從未下過雨,而獵捕山豬的活動亦不曾失手過。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