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6年(民國45年)7月16日寫下的日記,記錄豐年祭舉行的時間,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184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七月十六日/星期一
豐年祭第二天。」
黃貴潮在《豐年祭之旅》(1998年出版)一書的巡禮篇中,記錄了成功鎮內惟一保存傳統豐年祭及男子年齡階級組織的宜灣部落。長達數天的宜灣部落豐年祭活動在第一天祭典準備及迎靈祭結束後,第二天「宴靈祭」(Pakumodan)才正式進入慶祝活動。書中提到:「除了男子全部到齊和每一家指定的一名婦女出席之外,其餘的婦女及學生、孩子們也都可以自由參加歌舞活動。宴靈祭的氣氛並不像迎靈祭那麼嚴肅、單調,而是充滿著祭典、慶祝、康樂的綜合狂歡氣氛。」(黃貴潮1998年出版,第49頁)除此之外,由於宜灣的歌舞服飾十分特別,各組的穿著也都不同,可以區別出男子的年齡階層。最後一天的宴靈祭,外賓能夠參與但不能久留,時間一到就必須自動離開。宴靈祭結束後,接著進行送靈祭將整個宜灣豐年祭帶入尾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