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蓬萊第一洞 – 基隆隧道

蓬萊第一洞 – 基隆隧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蓬萊第一洞 – 基隆隧道

1896年(明治29年)沿石硬港河西畔,至竹仔嶺鐆開隧道時,亦沿河東畔,切割山坡開闢基北公路,在紅淡山岐出嶺下鑿洞,今稱「基隆隧道」,洞口額題「蓬萊第一洞」及「北門之鑰」,其背刻「大道如砥」;又在魴頂與竹仔嶺連接之峽谷亦鑿一洞,名為「八堵隧道」。1916年(大正5年)連接臺灣西部公路至屏東,合稱縱貫道路。

1896年(明治29年)蓬萊隧道(蓬萊第一洞)開通,控制基隆門戶的隧道,洞口寫著蓬萊第一洞,也意謂是臺灣頭第一個隧道。如何疏散港口集中的物資,或補充港口需要的用品,聯外交通是必要且急需要的,因此台灣的第一條公路、鐵路、快速公路、高速公路,都是從基隆發散出去。是最早的「台一線」,南榮路上的「蓬萊第一洞」是台灣公路的第一個隧道,開通時日本報紙還大幅報導,蓬萊指的是台灣,這個第一洞應列入歷史建物才對。

近年因交通流量極速成長,原有隧道已不敷交通使用,遂將外側坡全部剷除,供南向下行使用,而蓬萊隧道仍保留為北向上行使用,可惜政府對於此一歷史原點似無興趣,從未見有任何保護措施,相當令人扼腕。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蓬萊第一洞 – 基隆隧道 / 撰寫者:李正仁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雞籠文史協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0232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雞籠文史協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照片李正仁提供
撰寫者
李正仁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