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蓮社區位於新竹市後火車站一帶,該地區在清領時期稱為南門外;日治時期稱為黑金町,在1946年(民國35年)後黑金町析設為里,(下竹里、竹蓮里、頂竹里、寺前里、南大里、振興里的一部分)現竹蓮社區即為竹蓮里。
竹蓮社區的社造推動,主要始於竹蓮社區發展協會民國104年推動參與,透過文化局補助,引動社區居民進行資源踏查,盤點了社區及其周邊的地景、老店、古厝,並且以此為基礎繪製社區地圖,在該計畫中盤點而出的中井,後續亦在文化局的協助下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民國105年竹蓮社區開始著手於過往的文史調查,以紀錄片及田野書寫等模式,切入耆老的生命故事中。期間亦協同都發處的社區規劃師,透過參與式預算的操作,將市定古蹟中井的周邊環境重新整建;民國106年社區與竹蓮國小共同合作,結合該校的特色教學,帶領學生實地踏勘社區地景、繪製走讀心得,產出精彩的作品集;到了民國107年,竹蓮社區與歌薰工作室合作,計畫以巷弄做為容器,邀請周邊社區、竹蓮國小、青年同好、市民大眾與竹蓮社區產生友好互動。
在未來,竹蓮社區也將持續深耕在地,與地方社群共同推動竹蓮在地的古蹟文化與歷史故事,結合竹蓮寺周邊的文史空間場域讓民眾與在地居民都能將屬於地方的記憶延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