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1年(民國40年)12月12日寫下的日記,描述製作煙斗和阿美族女性禁吃鰻魚的禁忌等,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91-92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十二月十二日/星期三 天氣:雲、微寒
早餐後,即開始製作煙斗。Katohi'從山上採來很多的Sulac葉(註58),這是煙斗製作過程中不能少的工具,所以製作的煙斗非常精美,本家的阿婆一定很喜歡吧!可是其雕紋會不會巧妙地刻好呢?那是以後的問題了。警備員送來鰻魚肉一大碗,丁大人、N舅舅、中村舅舅等人一齊來吃,非常好吃。媽媽仍舊不吃(註59)。吃不夠好吃鰻魚肉的舅舅,到警備員所捕鰻的河裡去,再去捕鰻回來,真的捕了很多。今晚在山田家舉行夜間婚禮。」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黃貴潮的書寫對原住民文學與歷史的建構有一定的貢獻。「從某種角度來說, Lifok日記對抗了漢人對台灣的獨白史,不甘於被充滿權力意志的大歷史敘述所淹沒。蒐集、累積、整理、出版原住民這類殘存的材料,可以將台灣原住民介入書寫活動的歷史,至少往前推進五十年。這對我們建構原住民的文學和歷史,應當可以產生一定的貢獻。」
註58. Sulac:一種植物的葉子。曬乾之後可用來磨紙。
註59. 鰻魚肉:阿美族的女性禁忌吃鰻魚,若吃鰻魚,放在穀舍內的穀物會如同滑滑溜溜的鰻魚一樣跑掉,招致家裡貧窮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