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貴潮(Lifok Oteng)的日記(民國四十年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一)

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1年(民國40年)10月22日寫下的日記(校正後,該年10月22日應為星期一,手稿、書籍內容有誤),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89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十月二十二日/星期二 天氣:小雨晴

  媽媽等人所預定的計畫是在今天Mlililw(註54)親戚們,做廚房和釘門窗的工作,好讓新居所有的工作有個完結。沒有想到發生地震,部落有災害發生,煞費苦心的計畫成水泡泡。

  是破曉時分吧!媽媽正在床上小聲不知說什麼話,就在這一瞬間,地面和新建房屋一起動搖起來,眼前一切的一切都在搖晃,發出嘁喳嘁喳的可怕聲音,整個在旋轉的樣子。『啊!地震(註55)!』也叫不出聲音,之後停止半分鐘,也忘了會再來一次,只想著是在作惡夢,自己也半信半疑。這一瞬間帶來的恐懼,好像在夢境中一樣。

  媽媽他們非常害怕,從早上也不吃飯,還在呻吟著。今晚又回小屋睡覺,以避地震的再度來襲。」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尤其對沒有文字的原住民來說,任何隻字片語的記錄,都像發光的燭火,為我們照亮追溯祖先歷史的道路;更由於他不是大人物,寫的也不是什麼大事件,反而讓我們清楚的看到那時阿美族人具體且有血有肉的生活。」

註54. Mililiw:聯絡或通知之意。

註56. 啊!地震!: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二日花蓮大震災。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葉淑綾計畫團隊
  • 貢獻者
    計畫執行單位
    國立臺東大學
  • 創作者
    黃貴潮(Lifok Oteng)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1/10/22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