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1年(民國40年)9月25日寫下的日記,描述親族會議聚會情形和他的日常生活,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82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九月二十五日/星期二 天氣:驟雨、雲
昨晚參加Pakolto(註45)的人有二十來個吧!兩甕酒沒有喝完即解散了,但酒醉的人也不少,唱起歌來非常熱鬧。由於外面不斷地下著驟雨,有五、六人在家中住宿,其中爛醉如泥的,算算只有丸田先生一人而已。
驟雨忽然停了變成雲天,媽媽和姊姊到山上去尋找母牛。等呀等的,已經過中午,無聊又加上涼風吹眠,於是抱著琴子睡著了。媽媽回來時已經過午後三時,因為肚子實在餓得不得了,所以暴飲暴食起來,肚子飽得快要氣絕了。
用琴子彈奏『カンカン娘』,直到上床之前,晚餐不吃即睡了,覺得疲倦。」
黃貴潮透過日記不間斷地記錄他對身旁人事物的觀察,寫下個人因病痛飽受折磨的苦惱,與親友的交談互動,也記述部落生活的脈動等,日復一日透過日文、中文、羅馬拼音、和注音等符號的累積,他的日記成為我們了解他個人歷史,以及認識宜灣部落和阿美族文化的珍貴史料。黃貴潮因為罹患「筋骨結核性化膿症」導致身體癱瘓臥病在床長達數年,他曾說過無法勞動讓他在當時崇尚勞動的阿美族社會中成為無用的人,生病讓他體認到未來唯有靠知識和用腦與嘴才能生存下去,於是他廢寢忘食的閱讀自學,不斷的努力紀錄與探究,讓他日後成為知名的阿美族文史研究者。他的生命故事也體現了病痛雖禁錮了他的身軀,但知識和創作卻釋放了他的靈魂。
註45. Pakolto:是為準備建造房屋的親族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