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郭漢章口述從其求學階段進入到中鋼工作的過程。如同許多高職在校生一般,於畢業後,進入工作職場,因郭漢章對所讀的汽車修護沒有多大興趣,直到當兵前,偶然進入鴻海電子,任資訊領域技術員,才發現資訊領域,為自己所喜愛。1990年代初期,鴻海電子開始進行西進中國,廠房、機械等開始外移。郭漢章退伍後,因需照顧母親,選擇進入高雄的隆成發鐵工廠,從技術員升至工地組長。隆成發鐵工廠是中鋼公司的協力廠商,當年中鋼公司因業務量龐大且複雜,其外包協力廠商,多達3、400家之多,員工近70,00人。影片中多方說明業主、協力廠商、承包商之間的關係,作為一個協力廠商,在各種施工現場,都必須要有監工單位,通常是業主會來監督,另也談到發生職業災害時,母公司與協力廠商的權責分配。隆成發鐵工廠後因財務問題,不再是中鋼的協力廠商, 2004年,郭漢章離開隆成發鐵工廠;因緣際會進入工研院南部中心,郭漢章有感於自己從基層技術員出身,在工安方面,勞工需要更加被系統化保障與推動,因而從原本在協力廠商的「施工者」角色,轉換成「管理者」角色,協助中鋼公司的協力廠商完成「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建置,讓協力廠商與工作現場,都能因此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