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貴潮(Lifok Oteng)於1951年(民國40年)4月6日寫下的日記,描述對下雨的感受和彈奏胡琴的情形等,根據黃貴潮於《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52頁)書中的記錄,日記內容為:
「四月六日/星期五 天氣:雨
今天早晨,從夢境中的天國醒來,外面仍然下著雨,到底這個雨要下到何時?還要下多少天呢?無法判斷。這種天氣,對在外面勞動的人們來說,帶來許多不方便和困難。
有的人利用下雨出外工作,『雨,下吧!下吧!好機會來了!』來感謝上蒼吧!我對雨,最討厭,原因是家裡變得潮濕,來玩的人,腳底滿是污泥,就這樣踏上床,弄得床上一堆堆污泥,所以我最討厭。
媽媽的腰疼,有點起色,從早上不在家,Tamangan這個人,今天又來了,真討厭。
中午時分,陳家成的信收到了。結果,他在春假期間留在學校不回來。於是我傳話給他的母親。聽說Roko先生回來了,從未見過這個人,覺得遺憾。
中午過後,Pni姊的阿婆和阿姨兩個客人來了,拉了胡琴給她們聽,她們驚訝地張開大口聆聽著。………彈奏過日………」
黃貴潮在臥病的第七年開始寫日記,他將寫日記當成一種人為的呼吸,透過不間斷的書寫紀錄來延續生命並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孫大川為《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2000年出版,第6頁)寫序,認為黃貴潮日記的小歷史也可能反應阿美族社會的大歷史。「尤其對沒有文字的原住民來說,任何隻字片語的記錄,都像發光的燭火,為我們照亮追溯祖先歷史的道路;更由於他不是大人物,寫的也不是什麼大事件,反而讓我們清楚的看到那時阿美族人具體且有血有肉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