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參加阪神地震10週年紀念活動的台灣成員有:廖嘉展(中穿紅外套者)、顏新珠、李為國、王子華、王貞儒、尤瑪.達陸、弗耐、黃盈豪、廖振益、張榮華、羅樹海、何貞青與神戶的朋友在Paper Dome合影。
2005年1月,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和10位台灣921重建區的夥伴,受邀參加神戶市阪神地震10周年紀念活動。一行人來到了兼具社區集會所和教堂功能的Paper Dome時,在交流晚宴上他得知這座由坂茂建築師所設計、義工合力興建的建築,即將要拆除。
身為台灣代表團團長的廖嘉展在致詞時,突然迸出:「當Paper Dome功成身退之後,能不能將它移築到台灣,作為台灣和日本在社區營造及地震社區重建的交流平台?」
此話一出,造成極大的回響。3天後在離開日本的當天,鷹取教會、坂茂建築師和野田北部社造協議會決議,要將Paper Dome送給台灣,開啟移築台灣再生之路,要從117的阪神跨海到921的埔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