阪神地震10週年之際,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後排右7)和11位台灣成員:顏新珠、李為國、王子華、王貞儒、尤瑪.達陸、弗耐、黃盈豪、廖振益、張榮華、羅樹海、何貞青,受邀參與阪神地震10週年紀念活動。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時,出現了一個專為地震災後重建服務的義工團體「元氣村」。921地震發生後的第6天,元氣村就派了幹部來到埔里,與台灣的YMCA在謝偉紀念營地,成立了YMCA921賑災中心。元氣村並免費提供機票給留日的台灣學生,讓他們可以回台為重建盡力。
10月1日,元氣村仲介的日本國際志工學生協會(IVUSA)也進到埔里,前後近百人協助災民重整家園,從找尋物品、搬運傢俱、照顧老少到協助組合屋搭建等,達數月之久。
當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會址對面的公園,成立野地辦公室起,來自神戶的專家學者從阪神重建經驗的分享,到長期對921社區重建的研究,雙方建立深厚的情誼。
2005年1月,阪神地震10週年之際,「新故鄉」董事長廖嘉展與10位921重建區的夥伴,受邀參加神戶市的紀念活動。日方特地安排到當年房屋全毀率高達70.4%的野田北部參訪,震後野田北部社造協進會秉持「地區的事務地區自己來」的理念,讓這裡成為都市更新的亮點。
夜幕低垂時,大夥來到鷹取教會Paper Dome,野田北部的居民早已準備了日式、韓式、越南料理,呈現多元的族群文化。阪神地震後超過1萬多名的志工,曾以Paper Dome作為活動的據點,這是一個深具重建意涵之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