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左右是三峽茶業的巔峰,也是龍井茶的盛產時期。黃文雄生生自幼開始學習製茶,至今(2020年)仍以純手工技藝壓製龍井茶。
黃文雄生生因從即學習製茶,仍以純手工技藝製作龍井茶,三峽農會自1998年(民國87年)開始辦理綠茶比賽,黃文雄先生是從第一屆開始都是參賽的常勝軍。龍井茶的茶菁在採摘以一心一葉至兩葉為主,尤其茶芽上有許多茸毛,製成茶品後即帶有如雪花般的白毫著稱。茶菁在室內萎凋攤菁均勻且幾乎不重疊,萎凋期間完全不翻動茶葉避免茶菁積水,萎凋時間視茶菁與環境條件決定,約長達6~8小時。炒鍋溫度約250~270°C左右殺菁3~5分鐘後即可開始壓製。殺菁茶葉置於四方的不鏽鋼平板中,底下瓦斯小爐直火加熱(原先是用鋁製板面並使用炭火加熱)。龍井茶手工製作是以反覆壓製為主,茶葉同一方向收齊再壓扁,反覆揉壓需約兩小時,最後階段的龍井猶如魚身般滑溜難以掌握,是一項全程都要賦予耐心與技巧的製茶技術。
臺灣的龍井茶外觀碧綠、似劍片狀,茶湯翠綠顯黃,香郁味甘,滋味活潑,有清新爽口感為其品質特色。在新北市三峽區,除了廣為人知的祖師廟與老街,這裡更是臺灣專業炒菁綠茶的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