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樹蛙亭

921地震後,桃米社區居民利用福同宮、組合屋教室、民宿等空間,展開系列學習及舉辦大大小小的社區會議,社區裡一直缺乏適當的公共空間。

2003年,桃米在文建會「921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的支持下,社區自主營造小組在由居民劉明環所提供、緊鄰桃米坑溪的土地上,以雇工購料打造了生態學習教室的新地標「樹蛙亭」。

由社區自主營造小組自行設計的樹蛙亭,其靈感來自於莫氏樹蛙在踢卵泡。牠平常住在樹上,繁殖期時會下到水邊活動,叫聲如同農家養的火雞,會發出一長串的「呱-阿,呱阿阿阿」響,是很受遊客喜愛的青蛙。假交配後,母蛙會將3、4百顆的卵粒包在白色泡沫卵塊裡。

造型獨特、圓型屋頂的樹蛙亭完工後,是桃米上課、集會、展示、交流、訊息傳遞、技藝傳承等多功能空間,如同孕育新生命的卵泡,陪伴許多人的生命成長。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桃米里
  • 地點-縣市區
    南投縣
  • 撰寫者
    顏新珠
  • 時間起
    200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