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岡山醒村焦憶岡憶往

照片中的小孩為焦憶岡,攝於約1970年(民國59年),拍攝地是焦家在醒村119號的自家庭院,庭院裡有一個小魚塘。

1949年(民國38年)隨著國民黨軍隊陸續從中國來到臺灣岡山,政府將日本人留下的眷舍分配給住,較大的房舍讓較高階的長官居住,如醒村官校校長官邸、樂群村、勵志村等。其餘的再按階級分配至自強村、新生村、康樂村、院內村等,或是政府後來興建的大鵬六村、大鵬九村、貿易十村等眷舍中。

焦憶岡,其母親周菊生特別取名「憶」「岡」二字,有憶念岡山之意。焦憶岡回憶醒村119號,在醒村平房中是較大既寬敞,這棟平方分成三戶,117、118、119三戶住在一起,焦家剛好是平房最旁邊,這之外有個小空地,有個小魚塘,有棵玉蘭花,有顆楊桃樹,有顆蓮霧樹,那時候孩子們年紀都很接近,很多小朋友晚上吃完飯之後就在巷口玩,什麼都玩、到處都玩。當時眷村內的防空洞尚未剷平,夏夜,晚飯過後,躲入防空洞內,聽著當時說鬼故事的廣播電台,一群孩子圍在一塊也不覺得熱,故事說得繪聲繪影嚇得冷汗直流,直到廣播結束,天然消暑。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焦憶岡
  • 管理者
    周菊生
  • 撰寫者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
  • 創作者
    周菊生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12/20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1970年代
  • 地點
    拍攝地點
    高雄市岡山區醒村 (120.285459, 22.783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