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示為新井耕吉郎支所長於昭和18 (1943) 年正月與全體員工拍照留念。臺灣總督府為發展臺灣紅茶業,於1936年(昭和11年、民國25)在日月潭畔設立夕池紅茶試驗支所,隸屬於中央研究所,專司大葉種茶樹栽培與紅茶製茶試驗。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成立時編制員額僅有4人(谷村愛之助、新井耕吉郎、天野三郎及財前 玄),後來員額略有消長,當時編制員額之職稱是以技師、技手及雇員等三類為主。
1941年(民國30年)3月新井耕吉郎技手奉令升任技師兼任魚池茶業試驗支所支所長,繼續執行引進之阿薩姆品種比較試驗及其天然雜交後裔選拔等育種工作;及大量繁殖茶苗供應日產企業會社推廣種植;並進行茶樹肥料試驗,尋求適當施肥量。茶樹扦插試驗則評估插穗成熟度、扦穗之粗細、長短或著葉數、切口角度及插入泥土種類與保水方法,奠定茶樹優良品種扦插方法之基礎。任支所長期間亦大量繁殖茶苗推廣種植,計培育茶苗1,107,030株、扦穗600,000穗、茶種籽617公升,推廣茶樹種植地區包括魚池、埔里地區、臺北縣、新竹縣、雲林縣、臺中縣、臺灣大學及嘉義農林學校。二戰後期在經費及人力缺乏之際,照常推動各項業務實屬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