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8年(1949)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桃園空軍基地駐紮多個空軍部隊,政府為了安置空軍官兵及其眷屬,在基地旁興建、配給眷村,毛光華所住的建國十村是日式木板建築,屬於基地北方的空軍眷村。毛光華大約在民國38年(1949)來到臺灣,「剛到桃園時生活很苦,很多人住在一起,底下就一個塔塔米,都沒地方走,吃大鍋飯。」毛光華笑著說:「過一陣子後空軍福利比較好,一人配一個房子。先生跟著同事拿著公家配給的焦炭,用家裡面的大灶,大伙有得洗菜炒菜,弄點滷汁煮飯吃,因為我不會煮飯啊!」毛光華說自己雖然不會煮飯,個性活潑又很愛玩,但自己會拿些家庭手工來做,她說:「因為在四川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裡有教打毛線手套。在建國十村時,有人從臺北拿毛衣回來讓我們打。當時做毛衣一件可以賺35塊到40塊,一個能掙160塊,先生空軍的薪餉一個月只有90塊,1錢戒指的錢跟一件毛衣差不多,別人打一件衣服算25塊,因為我手快又流利,毛衣可以賣45塊,我玩最會玩,做手工也是做第一。」毛光華表示自己在南京居住的那段時期學會玩牌,像是梭哈、牌九、麻將等,在建國十村也經常與鄰居媽媽們打麻將,因為錢賺得比先生多,先生也不太管,「因為我會做手工,小孩子想吃花生米、森永牛奶糖都會讓他們去買,他們從小倒大沒受到什麼罪。」毛光華很驕傲的表示,家裡的開銷很大一部分是依賴家庭手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