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欣欣食品工廠 展售中心

欣欣食品工廠 展售中心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欣欣食品工廠 展售中心

欣欣食品,從最初始的軍中副食品供應商的角色,到如今成功轉型為民營化企業、進行多角化的營運行銷模式,這其中歷經的歲月與考驗非常耐人尋味、值得探索。

在民國76年間,欣欣食品的員工人數來到最高峰,高達277人,至民國85年時,則是下滑至167人,更甚者至民國91年之時,只剩下了88 人。這樣的人員縮減,當然與整體大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同時也與企業本身為了節省龐大的人事支出有關,欣欣食品這期間做了業務簡併,原則上秉持退而不補的方式來節省開銷。但與此同時,研發新產品、開發新市場、想方設法來增加利潤收入的念頭從未間斷,原先規劃設計用來讓大家吃飯、聯絡感情的員工餐廳,也轉型改裝成了展售中心,也就是現今廠區內賣場的模樣。藉由這樣的模式,減少團伙支出、同時增加賣場收入,讓欣欣食品知名度大增、營業額增加不少。

當時,欣欣食品於民國89年3月至8月間定為宣導期,同時輔以獎金、禮品配額,並與旅遊業者、遊覽車公司等進行合作,以接待團客的方式,來銷售欣欣食品的相關產品,作為在正式民營化之前的市場風向測試,在短短約莫一年間,創造了近1157萬的營業額。如果說,展售中心是欣欣食品如今生存的重要命脈與轉捩點,可謂是一點也不為過。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保長路60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05856
所在地-經度
120.526088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1、 田野調查 2、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流光遁影‧再展風華》,臺北市:退輔會,2007。 3、 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飄香歲月:記欣欣食品工廠》,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2005年。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撰寫者
陳建安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