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四湖示範衛生所

這張照片是民國70年代的四湖示範衛生所的照片,在民國69年11月11日落成,雖然這棟建築裡面只有2層樓、7張病床、3位醫師、3位護士、1台X光機、2架手術台,卻是當時全台灣最好的衛生所,猶如一間小型醫院,當時的四湖衛生所也反映了衛生所相關制度的轉變。

當時的四湖衛生所在慶齡基金會和榮總醫院的支持下成為全國濱海地區醫療中心及全國示範衛生所,並希望藉由這次機會樹立起全國地方醫療網,榮總醫師的進駐也讓四湖人民使用醫療系統的比例上升。三年後,慶齡基金會簽約期滿之後,在民國71年12月31日交接由省立桃園醫院繼續支援,同時也開始參與群體醫療執業中心的計畫。

群體醫療執業中心是行政院衛生署為了提升偏鄉地區的醫療保健服務水準,方便民眾就醫、轉診,民國72年7月開始以鄉鎮衛生所為單位,配給衛生所必要的醫療保健設備,並讓各地教學醫院醫師支援衛生所,開辦門診業務,當時在計畫正式實施之前,四湖鄉衛生所透過實驗計畫已擴大服務偏遠地區醫療行為,具體改善醫療水準。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自行整理 2、 大事記 3、 民生報
  • 撰寫者
    鍾芷羚
  •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