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尾空軍地界碑

虎尾鎮建國里為後壁寮、旗桿厝竹圍仔兩聚落所在地,在昭和11年(1936)為因應太平洋戰爭和中日戰爭中國東南戰區的基地,遂徵用臺南州虎尾郡虎尾街轄下旗桿厝竹圍仔、後壁寮仔和吳厝莊仔等聚落民地,並遷往三合莊與新規畫的「新結莊」。

其中後壁寮與旗桿厝區域在搬遷之後規劃為「虎尾海軍航空隊」飛行員及眷屬居住處所以及「防爆指揮所」與「高砲塔」等設施。隔壁廉使莊麻園仔、廉使莊麻園寮則規劃興建「虎尾海軍飛行基地」。廉使里廣達10幾甲地的飛行基地在國府來臺後改為「虎尾空軍基地」。

民國38年為了安置來自中國大江南北各省的軍眷,遂將原先眷舍進行做暫時性隔間,提供當時軍員和眷屬居住。虎尾軍眷村大致可分建國1~4村,位在建國里為建國1村至3村,至於建國4村則在鄰近的廉使里。爾後因為〈眷村改建條例〉和〈國軍精實案〉之故,使得虎尾機場廢除後成了現在的農博公園、高鐵站、臺大院區與中科園區。至於原先眷村居民早已經搬遷他處。建國一村有一面見證早年眷村和空軍基地關係的石碑,佇立在一旁的田園,上頭刻著「空軍地界」字樣,可說是對過往曾經存在的歷史留下一丁點印記。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風中的黑籽菜:虎尾建國眷村的前世》 2、 《留住消逝的記憶-虎尾空軍眷村的故事》 3、 田野調查綜合整理
  • 撰寫者
    沈沐蒼
  •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7/03/07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