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縣早期道路路況

這張照片看似一群人在玩拔河,不過真實的情況則是公共汽車陷入泥濘的水坑,車輪打滑,動彈不得,乘客只好下車一起抓起繩子,來幫汽車脫困。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道路的狀況並不太好,公車備有繩索,顯得司機對於這種情況也是蠻有處理的經驗。

雲林縣在民國64年時即擁有全國最長的公路里程,雲林縣面積有129,000多公頃,而公路總長在當時有1,532公里,但是全縣僅有不到三分之一是鋪設柏油路面。當時雲林總人口數約為80萬,農業人口佔了百分之七十,換言之,可說是一個農業縣市。在這樣的道路狀況下,只要下大雨或雨季來臨時,農作物的搬運就會成問題,尤其在沿海鄉鎮更是嚴重,對外交通停頓,而農作物也因為出不去,所以農產耗損大,連帶也造成貧窮問題。根據當時省政府的統計,雲林縣沿海鄉鎮人平均所得只有全國平均所得的四分之一。

道路狀況在當時是造成雲林縣平原地區與沿海地區所得差距擴大的一個相當重要原因,也是間接造成雲林縣沿海鄉鎮人口外流的遠因。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7092033
  • 所在地-經度
    120.4313373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1、自行整理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撰寫者
    許逢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709203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31337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