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學習首先是認識雲林溪,而最有趣的部份就是尋找河川的故事、舊水路,藉此了解溪流的來龍去脈,了解它對人們的重要性,此外,還透過公民論壇的方式,找回河川與人們的記憶及關聯性,並且透過社大課程、講座、工作坊及文史田調等多元方式,帶領師生們走入社區、接近河川,並且是嘗試著將所學與土地對話。
另外,針對河川掀蓋工程及流域之文化資產部分,社大秉持著公民社會的理念,希望每個人都能關心公共事務,並且藉此讓政府相關單位聽見民眾的聲音,而不是一再的複製其他縣市的工程案例,所以社大以雲林溪流域的地方學習為主軸,串聯河川旁的學校與社區,進行流域旁的文化資源盤點與調查,並引導社大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流域工作坊的方式,了解、關心及參與公共事務,同時也藉由此機會,讓大家從一條溪流開始,向外探索流域旁的在地文化與珍貴的文化資產。如果民眾能夠了解流域內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將可避免工程施作時,總被輕易剷除掉的厄運:而早期的農村聚落與水息息相關,而人類的文化也都環繞著水域,所以本社大將以水紋作為地方認識的出發點,調查、紀錄與學習家鄉流域中的故事、人文及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