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9在地的花蕊:流域學校》-記起一條河的模樣—新莊社大的流域學習歷程

新莊社區大學對新莊泰山人文地景的爬梳,前十年以大漢溪、後村圳為主軸,尋找新莊河港的記憶,盤整大新莊地區三百年的發展脈絡,而後十年則為因應外在環境劇烈變動,面臨土地開發、地產經濟掛帥與環境永續、文化資產保護傾軋,開始摸索怎麼與社會溝通關於人們對城市生活的未來想像。


當我們走進學校,目睹從國小、國中、高中乃至於大學生對河流的想像貧乏無力時;當我們發現新莊泰山的小孩已經不可能在居住的城市親近一條自然溪流時;當我們看見白鷺鷥在三面光的河川裡找尋食物,卻踏在垃圾堆上時的生活窘境時,社區大學的「流域學習」還能夠做些甚麼?今年我們開始練習用水生動物狀況判斷水質、用水質檢測機檢測河川無形的質量;持續設法讓人們與河川的連結回到日常努力;努力藉由各種行動與市民一起記起河流本來的樣子,更期許未來城市水治理政策能夠建基在地方知識之上,轉化人們對河川的認知,不再只是實用、遊憩功能的水空間而已,而是恢復人親水的生活空間、營造動植物生息之所,能夠描繪一座與水共生城市的多元生活圖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莊社區大學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