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區見學小旅行】路線介紹-彰化社大~彰化城300年的歷史、文化、風物

「社區見學小旅行」為歷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的例行活動,用意在透過參與社大所規劃的社區參訪活動,讓參與者了解該社大於社區營造、社區工作上的成果。本場社區見學小旅行為第十九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的系列活動之一,由彰化縣彰化社大所規劃,遊程由「八卦山植物生態解說班」與「社區美學影像紀錄班」共同帶領,走讀八卦山步道、賴和詩牆、扇形車庫等。以下為遊程產出背後的故事:


彰化社大由人間文教基金會所承辦,除了注重「生命教育」之外,對於八卦山生態的保存、記錄,以及彰化市區內的文史也都不遺餘力。社大植物生態解說班就是社大經營八卦山最重要的夥伴,解說班師生長期投注心力在八卦山生態的研究與導覽上,如今已記錄了山上三百多種植物以及二十多條步道路線,更自豪地告訴我們:八卦山除了大佛以外,還有灰面鵟鷹作為其生態的重要指標項之一!


離開八卦山,路線拉至彰化市區,我們更近距離地觀察彰化在地的文史風情,從最有名的扇形火車站到附近即將被拆掉的鐵路村、由保存下來的西門福德祠、重新整修的彰化鐵路醫院、存活六十多年的紅葉大旅社到元清觀、彰化孔廟等,影像紀錄班老師王志忠如屬家珍地與我們描述眼前這些一景一物,有的變遷老師甚至曾參與其中,看著其中的興衰變化—「那一棟綠色建物就我的家,小時候這裡還有戲院......,這片廣場前當時有很多攤販,為了生存聚集在此......」,好似歷史重現一般,王老師一邊導覽,一邊清楚地指出當時的景物,也許世代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但是,過去的歷史不能忘,「要做個有記憶的人」志忠老師如是說。


彰化社大雖以「生命教育」為發展主軸,然而,所謂生命教育,除了在教室裡由師傅們教授的哲學課之外,不也同時藏在我們每一天的生存、生產、生活、生命之中嗎?當學員們接近八卦山,踏察山裡的生態時,那是一種人與自然、動植物之間發生關係的時候,當學員們跟著老師走入社區,瞭解自己家鄉的文史景物時,那是人與環境、土地產生連結的時刻,而從這點滴之中,生命教育也像一壺新釀的好酒,慢慢地發酵著。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丁小媗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