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庫鎮鳳山寺新雕裝金身神桌神轎石碑

土庫鎮中山路在漢人先民拓墾初期稱「塗褲街」,街上有間「鳳山寺」主祀「廣澤尊王」。記載最早出現在光緒20年(1894)的《雲林縣采訪冊》「大坵田東堡」「祠廟篇」塗庫街,當地俗稱「郭聖王廟」。鳳山寺格局最初為兩進,起造於道光年間,光緒17年(1891)因廟貌破壞,再由街境「郭長發號」捐題重修,但並未立石。

道光30年(1850)由郭僕、郭赤等人為首發起,向當地郭姓進行勸募。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爆發,鳳山寺顯靈助戰平亂,使得信眾日多,擴及其他姓氏。光緒16年(1890)郭梓材、郭學討、郭進等人又募資修繕。

民國89年8月進行土庫鎮主要街區歷史訪查,當時「鳳山寺」尚未改建,舊廟拜殿左側壁堵鑲有一方「鳳山寺新雕裝金身神桌神轎」石碑,末了題刻「中華民國73年(1984)歲次甲子年蒲月吉置」。內文提及「捐獻者七七人,每位肆仟貳佰元」,顯見是以「撿丁口錢」的方式集資。另外透過該碑文更足以一窺當時土庫「鳳山寺」與地方人士和姓氏族群、店家商號的關係,可謂是見證地方發展史相當珍貴的史料。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雲林縣采訪冊》 2、 《臺南州祠廟名鑑》 3、 口述田野訪談綜合整理
  • 撰寫者
    沈沐蒼
  •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7/10/14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土庫鳳山寺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清朝道光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