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莿桐鄉甘厝村林景松先生古宅邸磚瓦

莿桐鄉甘厝村在清領時因瀕臨虎尾溪,聚居成一個相當大的聚落。日治時期在明治31年(1898)戊戌水患後,日人對臺灣溪流進行堤防護岸興築和整治工程,使周邊新增許多溪埔地,亦即河川浮覆地。當時,莿桐巷庄最主要且深具影響力的大家族,莫過於先祖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渡臺拓墾的林本家族為首。

臺灣總督府對於臺灣許多無主地、官有土地,採取無息貸款獎勵拓墾事業,而使臺灣許多地方仕紳因此獲得廣大土地。透過當地耆老文興南引薦,拜訪出生於昭和3年(1928)的林景松,他是林本家族的正房親。耆老林景松居住於甘厝村的古厝,屋頂所覆蓋的是日治時期所燒製的磚瓦,上頭尚刻有游力瓦磚廠、斗六番仔溝和電話359字樣。

游力瓦磚廠設立於臺南州斗六郡斗六街,約當今斗六市楓溝里番仔溝莊落,在地人士則指出正確位置應是斗六市番仔溝南聖宮關帝廟旁。幾片磚瓦揭露斗六曾有過的瓦磚廠,而林景松本人就是一部活歷史,見證跨越兩個治權的人事物。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雲林縣采訪冊》 2、 口述田野調查綜合整理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林景松先生古宅邸
  • 撰寫者
    沈沐蒼
  • 創作者
    拍攝:沈沐蒼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03/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