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開始嘗試號召各社大的工作者、講師、學員一同發展有關社大「學習社群」的論述。這項行動由蘆荻社大主任李易昆發起,他鼓勵各社大的成員書寫自己的經驗、由經驗中談自己所理解的「學習社群」是怎麼一回事。這項行動捲動19位社大的青年與中生代工作者開始書寫自己的經驗,由工作者的位置反省該如何促進、陪伴社大學習社群持續發展。2019年,全促會與蘆荻、苗栗、羅東三所社大,以及在清華大學組織清華學院的李天健、社大講師曾靖雯合作舉辦五場與學習社群有關的沙龍,並邀請社大的年輕工作者參與這些沙龍,書寫現場紀錄與心得回饋。
本文為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工作者符馨文參與蘆荻社大〈學習社群的新典範意義〉場次的心得,他提到過去認為社大只是成人教育延伸的一環,二十年前的社大雖有很好的理想,然而二十年後的今天,社大的學員看來只想快樂學習,並沒有動力去參與社會運動或大型的公共議題,社大工作者會如何看待這樣的發展?蘆荻社大的模式讓他看見,公共性參與不一定是參與重大的議題,也可以是由小開始,從願意為他人付出、關心自己以外的事情開始。她也提問,這樣的漣漪效應最終是否能迎來多數人的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