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開始嘗試號召各社大的工作者、講師、學員一同發展有關社大「學習社群」的論述。這項行動由蘆荻社大主任李易昆發起,他鼓勵各社大的成員書寫自己的經驗、由經驗中談自己所理解的「學習社群」是怎麼一回事。這項行動捲動19位社大的青年與中生代工作者開始書寫自己的經驗,由工作者的位置反省該如何促進、陪伴社大學習社群持續發展。而這個寫作社群也一直持續到現在。
本文為永和社大副主任張素真所寫作的作品,內容嘗試由「學術性課程之重要性」來與李易昆的〈學習社群的新典範意義〉作對話,李在文中提出社大工作者應該先放下「目的性」,看見學習者真實的樣貌與需求,透過陪伴、互為主體的培力來連結學習者與公共參與或社會行動,張則強調社大不應棄守學術性課程,這個論點的背後也隱含著社大辦學者對「人」與「地方發展」應有更為清晰的藍圖,不能完全地去目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