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到2018年,連續兩年的時間,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與新莊社區大學合作執行「社區大學師工學協力治校探討與實踐」計畫,新莊社大參與該計畫的方案主要是藉由形式多樣的「文本共寫」來深化工作人員與其在社大正參與發展的學習社群之間的協作關係。
本文為新莊社大工作者曾美慧於計畫第一年寫作的作品,內容回顧其參與社大的歷程,並自述其對師工學協力治校的看法。在到新莊社大工作之前,美慧是永和社大的資深學員,也在北投社大開過三期兒童文學的課程,如何在新莊社大重現她在永和社大開學典禮所感受到「眾人一起做一件事」的氛圍,就是她2009年初入新莊時念茲在茲的事情。「師工學」(講師-工作人員-學員)三方同力協作,是新莊社大在2010年確立的方向。之所以提出這個概念,是想要藉此「重新喚起人與人『邂逅』,尋找或創造人與人在一起工作、學習、成長的感動」。而當時社大團隊剛經歷大換血,新的夥伴也在工作中摸索「什麼叫做社區大學?新莊社區大學辦學特色是什麼?我們是在革命?改革?還是在順從這個社會的機制?還是……?」不再只拘泥於核對過往的社大論述與社大實踐成果之間的差距,師工學在新莊社大被提出的初始脈絡頗有些老牌社大嘗試從實踐經驗與在地性出發,重建學校文化、重新定位自己的意味。
「師工學行動」的第一步,是讓社大例行性的期末成果展轉型。美慧提到:將「我們要辦什麼樣的成果展?」當成公共議題放入「公民論壇週」去搜集意見,並透過「講師-班代-社團聯合會議」凝聚基本共識,再把決議的大方向回歸到各班級、社團討論出活動細節;隔一年的成果展持續以「主題概念」(活動精神)去引動跨班級、社團的合作,企圖打破各自為陣的成果展現形式,注入一些「合作創造」的可能性,也因此建立了新莊社大第九周「師工學會議」的傳統。而美慧和當時的工作人員繼元,也邀請資深學員和講師在三次聚會後提出未來十年的新莊社大辦學願景藍圖。
自那時開展的幾個對往後新莊社大辦學極為重要的團體、行動、計畫,都強調師工學協力治校,企圖用不一樣的執行方式與協作模式來突破「工作團隊過度職稱分工及社大學習商品化的困境」,希望社大的參與者不只是來社大「上課/教學/工作」,而是能一起經營與實踐自己想要的學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