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透過「形成教師社群計畫」、「社區大學課程觀與教學個案精進計畫」、「社區大學教育實驗精進計畫」、「社大優良課程暨學習社群觀摩」等方案,與多所試點社大長期合作,逐漸琢磨出「師-工-學/學習社群」是理解社大發展與社大參與者培力(empowerment)的一把鑰匙,也是社大2、0建構社大學習公共性的一種路徑。
本文講述社區大學師工學協力治校的理念:社大的學習社群乃由講師、校務工作者、學員共同組成,成員關係平等,共同決策社群事務、開展集體行動,小至班級、社團成員對學習節奏、學習內容調整的共識形成,大至學校作為一個組織的運作與決策機制,都應由這樣的社群共同作決定。在千人的社大規模中,學習社群並不會只有一個,而是許許多多的班級、社團、學群等不同範圍的次團體,從團體經營到跨團體協調;從共學、治校到社區生活,「做中學」出一個又一個有活力的學習社群。這樣的學習社群並不只是單純靠外力或制度將個人組織起來,也不只是一種訴諸情感的道德團結;而是行動者在持續性的互動中(如:分工、合作、衝突、討論)不斷調整、確認而生的協作、對話式關係,是能支持個人長出改造自我及群體生活之力量的關係。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