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城新住民中文學習課程成立於2008春季至今,有初階、中階、進階三階段課程,這個班級由讀書會帶領人講師群輪流帶領。課程目標是讓新住民在課程學習後能進而彼此幫助成為好友,並更能快速融入在台灣的生活適應。透過共同學習藝術,花藝編織,服裝走秀,科學遊戲,故事繪本閱讀等定期聚會凝聚彼此情感,並熱情參加新竹市每年國際親子日多元文化交流等。
目前帶領的謝碧芝老師從事校園志工將近20年,一路走來接觸輔助到不少外籍配偶的孩子,心疼他們因為家庭因素導致發展較慢,也心疼外籍媽媽的不受重視。因此期望在新住民衣食無慮之後,能在新竹市科學城社大的課程裡與他們分享家庭教育及中華文化之美。
課程期初用影片還有地圖,來介紹越南、印尼、菲律賓,讓新住民們彼此認識同學的原生居住地的文史,引導新住民同學談自己的家鄉特色,拉近生疏的關係,鼓勵練習用中文說故事,並且製作學習單加強記憶與練習中文讀和寫。
課程中用動畫及影片講節日的由來故事,及民間習俗。也請新住民同學說一說在家鄉是否有相同或類似的習俗。其實東南亞國家還是受中華文化影響很多,只差在祭拜的方式及飲食有變化。而她們覺得台灣的家庭要拜拜的時候好多,好辛苦喔~
已經有孩子的新住民同學,說到親子教養,她們最傷腦筋的是孩子越大越機靈了,與孩子說中文都講不過他們。為了跟上孩子的腳步,媽媽很努力想要學好中文,所以寫字她們都很認真練習學寫。
並教新住民同學製作八頁小書,用阿拉伯數字1-8來寫出簡單的句子串成故事,剛開始老師講一個範例,同學們依照這樣的模式來寫,後來同學們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寫出一個簡短的文章,大家在分享的時候都很有成就感。我們班上有幾位在學好幾期的學員,其中一位已經10年了,還成為科學城社大的資深志工。這幾位新住民學員在班上或在社大都是我們最大的好幫手,上課幫老師們翻譯,協助同學理解上課內容,讓課堂互動熱絡,讓她們適應在台的生活不會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