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南市社大-尋找寫作的滋味(公民報導者課程)

  幾年前初識亞珮,是在臺南社大的教室裡,我們都選茂成老師「尋找寫作的滋味」課程,亞珮看起來像鄰家女孩,絲毫看不出她隱藏勇敢的靈魂,自台北出走至台南,成為府城新移民。

  六十歲的育嫻,幾年前從屏東遷徙到台南,生活重擔還壓在她和先生身上,開了饅頭店,人稱「饅頭阿嬤」。孫女鼓勵她,報名參加「尋找寫作的滋味」課程,作業就是從採訪到編輯文刊,從她進入臺南社區大學的第一堂課開始,寫出公民文學故事,她沒想到自己六十歲,當上了土道文刊寫手。

  不管是年輕世代的亞珮或是白髮蒼蒼的饅頭阿嬤,她們在準備開啟另一段新生活時,改變的起點,都選擇走入臺南社大交友與學習。

  社大好像小社會,大家共同參與,一起學習。誠如亞珮所說:「只要態度敞開,讓所有東西流進來,就可以展開另一種新生活。」

  目前的公民寫作社的成員,除了人生閱歷豐富的六十歲饅頭阿嬤,還有退伍軍人、家庭主婦、青年上班族…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在這門課,分享彼此的生命經驗,每個人選擇他關心的議題去做。

  從2010年「尋找寫作的滋味」課程到成立「土道寫作社團」,老師教導我們從各階層人物的採訪中,去磨練我們敏銳的洞察力、想像力與傾聽的能力。公民寫作班所採訪的對象,來自於各行各業,每位受訪者的言論,代表著其專業態度與生活背景所交織出來的語言與文化。為了紮根於土地的力量,將涓涓細流彙整,茂成老師與同學共同努力下,催生了「土道文刊」。

  「土道文刊」是老師與同學們無中生有的發想,從這幾年的實作,已經培養出素人辦公民文刊的能力,從挑選題材、找到新觀點…每篇報導,都由同學和老師一起合作完成。

  在學習與實際的操作中,從採訪書寫、照片的篩選、封面的設計、電腦的排版、書刊的發行,都是由陌生中匍匐前進,慢慢的走上了軌道,每當遇到困難躊躇不前,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時,同學間就相互激勵,到如今已發行九期了,我們還充滿了希望要邁入第十期,甚至更長更久…...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韓麗瑛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