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場的農夫,在從農初期常因缺乏人脈,不易租賃到土地與相關務農設施。即使有地可耕,仍有因知識、技術與產銷經驗的不足,導致農產品品質不佳、產品滯銷或者經濟上入不敷出等問題。新農夫從農過程中所面對的這一層層障礙,孤軍獨自摸索學習。非常需要幫忙,特別是在地團體的協助,因此宜蘭社區大學結合了倆佰甲友善耕作的小農團體、資深在地老農陳榮昌、以及宜蘭縣政府勞工處、農業處...等力量,共同舉辦夢想新農培訓案。
同學們,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生活、不同職業,每個人有著不同理念,想要認識農業,半農半X、志願農民、假日農夫...然而大家都有共同的想像─接受友善耕作的概念,看見土地有生機。課程中有不同的師群,介紹自己一路走來的理念,堅持對土體友善,也有行銷、文創發展的課程。水稻班的陳榮昌阿公是我們的班導師,務農已經超過60個年頭,擁有豐富的種植經驗,他上課時就像說故事一樣,插秧、牽輪仔、搓草、抓螺、出穗、收割、曬榖、碾米,讓各種農業技藝在課程現場生動地重現。
學習總有失敗的時候,今年手工育秧的苗沒有如預期的發芽,之前打泥漿做秧床的辛苦就這樣白費了,陳阿公常說:「宜蘭一年只種一次,我也才比你們多幾次經驗而已,不免灰心,明年擱來!」青農與老農,就這樣在課堂中傳承農耕技術,即使課程結束,也能在鄉間阡陌無限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