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中市文山社大-性別與生活讀書會

  在前一陣子的梅雨季裡,由於學生的主動提案,我們移地到新設立不久的瑞井圖書館上課。過往我們也曾多次前往各式機構、活動,或是鄰近名勝轉換上課風景,但這次和以往有些不同,是由學生主動提及前往的在地走讀。

  這天,大夥兒在一同喝咖啡嚐點心的歡樂氣氛下,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在被細雨霧氣包圍的圖書館中進行當週的聚焦與探索:「懷念的前進力量」。或許是換了場地讓人有種進入幽秘境地的感受,也或許是色彩柔和的Power Point讓人放鬆,每個人都很開心的互動討論個不停,使得日本喪偶老人山田和夫的故事,在揉合著失去、難過、振奮、積極、溫暖、笑容…等多樣情緒的解說與引導下,讓參與者很主動積極的發言,在悲傷處共同大聲的喟嘆,在振奮處一起發出歡呼聲…是個讓我很難忘的上課經驗。

  一直認為在我的課堂上要感受課程的精華所在,必備條件是需要「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要看著讀本、耳朵要打開聆聽、鼻子要嗅出好咖啡好茶的蹤跡、嘴巴則是念書和品嘗、身體要放鬆自在、腦袋要跟著思考或放空。這樣才能達到幸福。

  甚麼是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學。而我對幸福的定義是:幸福就是許多好好的綜合。不管活到幾歲,應當都要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運動、好好工作、好好和家人相處…在諸多好好的背後,最重要的是,要好好照顧自己,把自己當成自己最堅強的後盾。這樣,這些好好都會實現,你的幸福也會成為四周圍所有你關愛的和關愛你的人的幸福!

  聽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大肚山上有很多很美的步道,下次可以安排戶外讀書會,讓在地的我們,能「好好的」親近人文與環境,讓我的心裡頗有些感觸。由於性格喜靜,雖扎根台中已十幾年,然而大肚山對我而言,真正開始熟悉,卻是在接觸文山社大之後。因為文山社大的數次邀約走讀、且接觸了文山社大其他課程老師們的緣故,更因為「性別與生活」讀書會學員們的熱心與溫暖,讓我配合著自己的步調,慢慢深入感受這個我居住了超過十年的地域。

  對我而言,來社大上課是一件寓教於樂的體驗。與其說我在這裡教書,不如說試著與社大和學員們用柔軟的方式碰觸與交流。課程中所面臨的困境一同解決,經驗共同分享,用實際的共享和走讀豐富了彼此的生命,促進了更美的社會想像。誰說如斯平實的走讀生活中的人心、性別與溫度,不是其中一株在地花蕊的最好展現呢?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怡君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