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科學城社大-書法臨習與藝術風格

  本課程教授傳統書法,開課地點在全國科技人才群聚的新竹科學園區旁;學員多是高學歷的年輕人,迥異於其他社區大學的學員組成。感謝9年多來課程皆能順利成班,過程中為了讓學習者更容易瞭解傳統書法的章法佈局與筆法變化,身為教師的我也必須根據他們的特性來調整教學方法,學理工的人多重視數學與空間的分析,對於傳統文字的抽象形容則時常敬畏三分,所以我借用重心、向量與軸線等觀念融入課程當中,意外獲得很好的迴響!另外,為了要讓教學與時俱進,我也將之前熱門的星光大道評審講評話語延伸為觀賞書法的觀點,讓他們知道藝術其實也能在生活事物中領會。

  課程除了臨習,也包括藝術史介紹與書法相關手做教學(春聯、線裝書、冊頁與扇子等),學會了手做就要找機會運用,搭配學校每學期社區服務活動,讓學員們進到社區與民眾一起做線裝書,或是親手送出自己的心血結晶(春聯或扇子等),讓藝術融入人與人的互動之中,這樣的美學養成才能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烙印。

  藝術不應限定學習的對象,其核心價值為靈活多變,而乍看傳統的書法藝術之規矩當然也能隨機應變。班上有同學因為後天因素無法右手書寫,所以在藝術教學上,像是調整筆劃書寫順序、或以左手執筆示範,都成為教師需要突破自我設限的關卡;一年過去,我以多種方法嘗試示範解說,也選擇適合的碑帖令其練習,原本認為自己一事無成的他,現在已因學習書法有所心得而滿臉自信,同學們紛紛向他索字,有時一些新同學還認為左手寫字才會進步較快,競相嘗試改以左手練字。因材施教,加上適當的鼓勵與誘發,慢慢的,學生便能走出害怕失敗的迷惘,積極地找到新的創作方向。

  這一兩年,書法課程結合音樂與太極班級聯合表演,也讓原本靜態的平面書寫變成現場音樂與藝術對話的展現,這讓更多對書法藝術有興趣的成人能參與其中,是另一種推廣生活美學的契機。成人學員在藝術學習與傳承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共學共好的社大精神進而懂得分享,這才是現代公民社會希望養成的種子,也希望這樣繽紛多彩的花蕊能夠不斷盛開下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孟誼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