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號稱「文化城」,起自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推展「以助長台灣文化為目的」各項文化啟蒙活動並留下很多文化地景。「走讀台中」的系列課程,在文山社區大學的協助下,輔導學員從「足」步踏查的課程中,深度體驗文化城的人文之美,並習得導覽解說的學識與技能。
個人就讀台中師專,畢業後於國教界服務也在台中,視台中為新/心故鄉。教學之餘,看到台中市在快速的都會建設變遷中,很多精美的在地社區文化資產都跟著消失不見。也因為曾經協辦市府教育局《鄉土教學活動》教材編輯的因緣,而興起「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研究興趣,並將之視為終身第二職志、循序推展之。這些年樂見「社區學校化」、「學校社區化」的教育理想,在各社區大學和各級學校教育活動中,繼續推動、產出績效。
本課程除介紹台中市文化資產外,也積極鼓勵學員參與社區公共議題,讓環境意識、文資保護之公民素養深植人心。透過學員自我介紹和舉薦,遴選出班長與核心幹部,形成班級網絡中的核心,也配合課程發展讓學員在社區參與、對話與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緊密的社團家庭。透過實地走訪培育在地人才,強化社區人力資源。多年來已有多位學員繼續成長,進大學、研究所深造;學員張崴耑老師活化社區教材創新教學,榮膺全國師鐸獎;林凡瑜、楊若慈二位年輕學員,更將走讀教材轉化為故事繪本、小說創作,成為賣座的出版品。同時也鼓勵學員自行投稿本校《學海》學刊,已累計有12篇刊登,增進學員終身學習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