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蘆荻社大講師-郭長春

我在蘆荻社大十八年,十八年不長,正是傳說中王寶釧苦守寒窯的歲月,可是我沒有那般悲情。


想當年因為從事資訊教學,因緣際會踏進蘆荻社區大學。從討論課程規劃那刻開始,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學校。我發現社區大學的開放、包容和在意公民素養的目標和我從事教育工作的理念完全契合,尤其那群充滿希望、熱情的行政人員讓我動容,因為他們的雙肩企圖挑起教育開放和社會進化的擔子。


我的教學內容是電腦相關課程,這個領域十八年來發展神速,目不暇給。從Windows 3.1到Windows 10,從文書處理到雲端平台,近幾年發展為智慧手機運用,現在又進展到電腦與手機的平台整合。打開十幾年來的教學檔案,近八百份講義,竟然沒有一篇內容是重複的。


要讓一群50歲以上,沒有使用電腦經驗的學員,從控制滑鼠到輸入文字,然後可以上網瀏覽、搜尋資料,在課堂裡傳達的不只是操作技巧,更是資訊規則觀念的建立。站上講台,我必須放棄所有和電腦相關的專有名詞,用台語或4、50年代出生背景的學員可以接收的詞彙,娓娓敘說滑鼠和鍵盤運作下的神奇。


我很享受這種教學方式,在學員面前可以不用再扮演專家的角色,而是參與了一個個關卡的克服,也讓我體會,在每一個學習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關鍵問題。而這些關鍵在孰悉電腦的人眼裡,根本不會是問題。不同學習階段的學員,眼裡所見,是不同的光景。因此用不同的角度去解析學員對同一問題的不同感受,成為課程進行的最大樂趣。雖然十八年過去了,我還是會繼續和我的學員們共同享受這種樂趣!

基本資訊

  • 生年月日/時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國籍
    臺灣
  • 撰寫者
    郭長春
  • 卒年地點-緯度
    null
  • 卒年地點-經度
    null
  • 性別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