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物件是1980年9月間,高雄左營人王新昌參加第二梯大專兵成功嶺集訓,榮獲莒光日分組討論榮獲優勝的獎狀。
台灣從1959年起實施「大專集訓」,大專男生在大一入學前必需前赴台中成功嶺接受14周軍事訓練,後來改為8周,1972年起再縮短為6周,至2000年1月畫下句點。於是,成功嶺成為4、5、6年級男生的共同回憶。王新昌在1980年8月參加第二梯大專兵成功嶺集訓,同年9月28日莒光日分組討論榮獲優勝獎狀,獲獎當天也是他的生日。回憶起這一天,對一個初次接受軍事教育的南部小孩來說,彷彿對他在成功嶺的認真努力,給予了奧斯卡獎等級的肯定。
自1975年起由國防製作、華視主播的「莒光日電視教學」後來更名「莒光園地」,於每周四上午播放,也是在繁忙的操練、訓練期間可獲得休息的機會。早期,莒光日對於軍人的意義是講求愛國情操、服從國家的軍事教育,據王新昌回憶起當年還在戒嚴時代的莒光日,猶記得第一堂課的的主題是「精誠團結」,培養革命情操,弟兄們如同九條好漢在一班的景況。如今回想往事,他全然投入用心學習,甚至比別人用心參與討論與書寫,讓他獲得這個每梯次只有個位數得獎人的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