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平原社區大學過去由在地社團「社團法人雲林縣田野文化協會」所辦理,遴聘具豐富熱誠與高度學習意願的年輕朋友們,共同組成校務行政組織以雲林縣西螺、二崙、崙背、麥寮及台西等鄉鎮內的人、文、地、景與產等各層面及場域。尤其是平原社大學區範圍多數分布於台灣母親河—濁水溪以南的河畔地區。近年來,社區大學更鼓勵與倡議河川流域之地方知識的發掘及研究,除此之外,成就農村發展、文化深根最重要的元素即為「水與土」的自然資源,更遑論逐水而居、各農村聚落中豐沛、精彩的人文地產等種種資源;只是河川流域的生態、文化長期被忽略、漠視,在加上人口老化、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水資源與揚塵等等重要問題。在地社區民眾對於河川、土地與社區文化的印象是斷裂、薄弱,並且還長期、默默地忍受著不當公共建設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河川揚塵及居民健康不佳等嚴重問題。
因此,我們同時嘗試引導農村和城市之間新的有機連帶,將河川應有的生態環境及水圳網絡、祖先與耆老們的生活智慧,建構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組織平台,一個立於農村、發掘與推廣農村文化與公共事務的「川、人、鄉」社區學習基地,提供平原社大區域之社區民眾們一個關心在地、農村、河川、文化等重要議題的學習場域,打造一處「流域共學」的公共學習平台。
透過平原社區大學的課程、活動與組織平台,促進雲林縣平原社區大學地區的社區民眾,彼此間的交流、凝聚社區意識,共同參與公眾事務的推廣,使本地文化得以生根發展,進而使生命更加豐富。
2020起改由螺陽文教基金會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