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學工程的人員光看這一幕,應該沒辦法弄清楚這是雲林溪加蓋還是掀蓋工程,只是照片上有雲林橋3個字,所以可以很確定跟雲林溪有關。斗六人說,雲林溪會加蓋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眼不見為淨,蓋起來就看不到雲林溪的髒污。第二個斗六市區車太多,停車場太少。
就這樣,在民國80年,當時的縣長廖泉裕把雲林溪從牛墟橋至雲林橋的河段加蓋變成了停車場,30年過去了,斗六人還有著雲林溪加蓋的記憶,但是對這條溪卻沒有什麼情感。一個老斗六人看著照片說,這是加蓋工程,蓋著就好,幹嘛掀,大熱天又會聞到臭味。也許30年前的雲林溪的確是這樣,又髒又臭,就像一個重病患者,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沒有藥可醫,所以把他冷凍起來,一直等到時機成熟後再解凍來醫治。
因此雖然雲林溪仍屬於中度污染,但在掀蓋的第一期工程中,已經將過去流入雲林溪的民生污水予以截流,導入埋設在河床下的污水管,引流到下游的污水處理場淨化。而上游的社口重劃區也建構污水下水道系統,未來家庭污水也會直接引流入淨水場,不會排入雲林溪。沒有家庭污水的污染,以及在污雨水分流下,雲林溪應該有機會越變越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