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荷包山工業區

當王永慶和福懋在民國72年8月27日拋出要在古坑荷包山投資16億時,這項宣告瞬間吸引住古坑鄉民和縣府。縣府馬上以專案報請省府,並展開一連串的遊說工作,爭取行政院的同意。

從民國72年下半年度開始,雲林縣府即不斷與省府和工業局溝通。實質的作為也被福懋看在眼裡,從投資16億加碼到69億。縣府也先計畫提供經濟農場荷包山100公頃用地,作為規劃興建5000名員工大廠之用。省建設廳原則表示支持,並指示縣府先行勘選建廠地點,如符合獎勵投資條例,將同意依程序辦理編定為工業區。在歷經種種行政程序,克服許多技術上的困難之後,終於省府與行政院都同意該項計畫用地編定為工業區。

為了配合將來荷包山工業區開發及發展觀光,許文志更爭取從斗六至荷包山一條4線道的運輸及觀光道路,工程費由省公路局負擔,只要等福懋點頭,荷包山工業局就成了。不過最後卻在三方對於開發方式談不攏而破局。省建設廳要求這160幾公頃土地應由省府規劃,縣府開發,再售予福懋;而福懋則主張應循序漸進開發才能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因此主張應依福懋實際的需要來分次開發,也就是福懋想自行開發。雙方在僵持2年依舊無解,只好解編工業區,而古坑鄉民與縣長許文志的期待則成幻影。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自行採訪整理
  • 撰寫者
    許逢麟
  • 創作者
    攝影: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 時間分期
    1980年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